家門口能賺錢,誰愿意背井離鄉?
每年春節過后,大批務工人員又開始流動起來,而今年的用工形式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,人們不再愿意遠走他鄉去討生活了。
首先新一代的父母更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教育環境,因為他們自己有一部分人就曾經是留守兒童,那種苦楚不想再讓自己的下一代重復。何況自己的父母也開始走向衰老,到了需要照顧的年紀,離家太遠總是很不方便。
好在今年的用工形勢還不錯,很多地方政府鼓勵農民工留在家鄉務工,同時當地企業在招工的時候在福利待遇,社會保障這方面也多為務工人員考慮一下,給他們吃一顆定心丸,不用背井離鄉也一樣可以過上好的生活。
其實在某些中東部地區,本地用工需求很大,而且用工崗位的種類也比以往更多,除了傳統的工廠大規模的普工需求,有關民生的崗位需求也很多,餐飲業、物流業,快遞小哥、外賣小哥……雖然工作很辛苦,收入也是成正比的,這些崗位,與其去其他城市發展不如留在熟悉的環境工作。目前農民工入職也必須要簽訂《勞動合同》,辦理“五險一金”,更是少了后顧之憂。
現在的勞動力資源也不像以前那么豐富,招工難已經不是個別地方的小問題,企業招工如果不動動腦筋,在福利待遇上下足功夫,很難說不出現“用工荒”的情況。其實細算下來,要是能在本地解決招工問題,對企業也是有好處的,在家門口務工的本地人,工作起來相對穩定,管理上會少很多問題。